大明嫡子 第395节 (第2/2页)
河套等地,看看能否在那边种植棉花,也方便往后朝廷就地向九边供应棉布、棉甲。” 朱允熥知道安西那块还没有被大明拿回来的土地,是一块绝佳的种植棉花的地方。 可河套? 他真的不知道。 袁素泰也没有想到太孙会有这么一问,想了想点头道:“回禀殿下,棉花丝毫温热。西北日照足,棉花也不似水稻那般吃水,臣以为或可大面积耕种棉花。今日回衙,臣便安排属官走一趟河套,争取今年就能确定下来。” 朱允熥点点头,随后看向户部尚书郁新。 与此同时。 在皇宫外,洪武门前。 一名浑身站满泥水的骑兵斥候,背插红羽,一路畅通无阻的从朝阳门撞进了京师。 到了洪武门前。 皇城禁军刚好上前阻拦。 那斥候便立马举起一道令牌,嘴里高声大喊:“急奏!太行堤溃,河南大水,开封、归德、徐州、凤阳四府水淹!” 皇城禁军们浑身一震,容不得惊讶于河南大水,赶忙让出了路。 铁骑一路冲进了洪武门。 马蹄声在千步廊里不断的回荡着。 到了承天门前,背插红羽的斥候终于是被禁军给拦了下来。 “急奏!河南大水!” “下马,步行至文渊阁奏报。” 禁军们回了一声,上前牵着马,后面的人开了承天门。 斥候脚下不停,穿过承天门、端门,一路到了午门前。 斥候再一次重复着:“急奏!河南大水!” 午门前的天子近卫立马出了两人在前带路。 “去文渊阁!太孙正与部堂朝臣议事!” 斥候咬着牙,紧跟在两名禁军官兵身后。 三人穿过左顺门,终于是一路赶到了文渊阁外。 斥候后背红羽阵阵飘摇,猩红的摄人心魄。 “报!” “急奏!” “河南大水,太行堤溃!” 第三百四十九章 帝国之殇 “急奏!” “河南大水!” “太行堤溃!” 文渊阁外,自河南道开封府一路快马奔袭而来的差役,跪在殿外高声禀报着急奏。 四下只有角落里藏着几名宫中内侍太监。 而此时的文渊阁里,朱允熥正在和郁新问奏洪武二十八年,六道改田税事及从应天城扩大范围推行税署粮长税吏改制一事。 郁新的脸色有些难看。 六道田税事没有什么好说的,这是已经做下去的事情,现在就是继续深化改制的程度,巩固现有的成果,让户部能够从此以后牢牢的掌握住这一块的税赋岁入。 让他真正头疼的是税署的事情。 摊丁入亩说到底,无非就是朝廷伸出手,向地方上的那些士绅、权贵、商贾阶层要钱。 左右不过是多出些钱,各家每年少吃两顿山珍海味罢了。 可税署不一样啊! 这是要了所有人在地方府县乡里上赖以生存的根基啊。 “臣以为,此事不可急,当徐徐图之,一府一府的自应天推行而下,做到万无一失,朝廷稳固无失。” 只要做的慢一些,事情就总会有转机。 郁新已经是抱着能拖一时是一时的想法去劝谏的了。 参与文渊阁议事的朱高炽眉头当即一挑。 按照熥哥儿的意思,是要今年就将税署的权责摊开在六道之上。理由很充分,因为六道改田税事已经做了两三年了,现在借机推动税署正是时候。 而朱高炽对此则是有些不一样的想法,他是觉得眼下最多不过是在直隶将税署给搭建起来,等整个直隶地区彻底稳定下来,再携大势席卷诸道。 而郁新的法子,则是更加的保守,或者说顽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