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大明嫡子 第411节 (第1/2页)
边军的将士们,也会选择用杀人的方式,来庇佑边疆的安宁。 可是现在的裴本之,不是朝廷钦差,也不是边军的将士。 他就是一个大明朝的正七品陈留县县令。 然而,裴本之却不得不这么做。 背对着众人,长长的吐出胸中的一口浊气。 裴本之提着手中滴血的刀,缓缓的转过身,走到了陈府门前的台阶边缘。 缩在府门后的几名陈府家丁,神色恐惧,几个人蜷缩着挤在一块儿,丝毫不敢跨出府门,为自家的老爷收尸。 陈府里东边的院子,传来阵阵的声响。 想必,那是官兵们已经找到了陈家的存粮。 裴本之站在台阶上,呵呵一笑。 裴本之脸上带着杀人后那副怪异的笑容,目光所及之处,一众士绅大户们便惊恐的低下头,莫敢对视,唯恐引来裴县令的再次提刀砍头。 忽然之间,裴本之发现自己喜欢上了这种处理方式。 原本在陈留县为官八载,自己从事和颜悦色与眼前这些人,一步步温水煮青蛙的压制他们盘剥百姓,虽有收效,却从来都不会如现在这般。 只要自己现在说一句话,这些人绝对会不打折扣的一丝不苟的去完成。 于是。 裴本之开口了。 “诸位,本官杀陈贼,乃是为了救尔等。” 士绅大户们闻听裴本之的声音,浑身不由一震。 没有提前的商量,所有的士绅大户尽数跪在了地上。 “裴县大恩,皆我等小民,铭记五内,绝不忘县尊恩德。” 裴本之却是摇了摇头,轻叹一声:“你们还是不懂,为何本县会说是救了你们。” 跪在地上的士绅大户中,有人抬起了头。 几度思量之后,终究是决定配合着裴县令。 “还请裴县开释。” 裴本之微微一笑:“陈贼借大灾之际,侵占我陈留县百姓田地,囤积粮草,意图哄抬物价。此举,与朝廷旨意相悖,乃忤逆之罪,罪及九族。尔等今日与陈贼聚宴,是否已在陈贼九族之内?” 众人连连摇头。 “还请县尊明晓,我等与那陈贼非亲非故,亦无交往。” 裴本之冷笑一声,提着刀走下了台阶。 在裴本之身后的右军营将军,眼睑微动的盯着走到了那伙士绅大户面前的裴本之。 直到现在,右军营将军总算是看明白了裴本之到底要做什么。 他是要借陈家主的人头,杀鸡儆猴,震慑这帮陈留县的士绅大户。 果然,一如右军营将军所想。 走到了近前的裴本之,目光悲悯的望着这些跪在眼前的士绅大户们。 “今日陈留县缺粮,诸位意欲借粮县衙,为那陈贼所惑,险些与陈贼起了干系。难道不是本县救援来时,方才解困诸位吗?” 裴本之几乎是将今天整个事情给说了个颠倒,所有的士绅大户们不禁沉吟了起来。 左右还是借粮的事情。 杀陈家主是为了借粮,此刻与他们谈话,还是为了借粮。 可借粮,能杀光这里的所有人吗? 于是,在可能不会死,和必须借粮之间,这些原本已经快要被吓破胆的士绅大户们,再一次的迟疑了起来。 裴本之目光不由一沉。 恰如此时。 陈府内,有官兵冲了出来。 到了府门外,便当即高呼一声:“陈府查粮八千九百石。” 一声刚歇。 远处的街道上,又有一队官兵奔着陈府而来。 到了近前,便有官兵高呼:“陈留县孙家捐粮五千七百二十三石。” 往后,越来越多的官兵从各处赶到陈府外。 “陈留县王家捐粮三千二百三十四石。” “陈留县种家捐粮七千六百一十六石。” “……” “……” 一名名官兵,到了陈府门前,便高声报出一户人家的捐粮数,数目精确到了个位数。 随着一家家被报出来,近前方才还迟疑的士绅大户里头,便有不少人跌坐在了地上。 这哪里是借粮啊。 这又何曾是捐粮啊。 这是拿着自家的账目抢粮食的! 忧心忡忡带着兵进城借粮,此刻却是满脸喜悦的带着账目,赶到陈府门前的陈留县县丞、主簿、典吏三人,难以掩饰心中的喜悦。 “县尊,咱们县的百姓不缺粮了!” 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