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04章 大明夏日杯 (第2/4页)
直到任亨泰被看得后背发麻的时候。 詹徽才沉声开口:“古雍兄,我若是你,今科会试会取更多贡士!” 贡士,乃会试中考举人,在参加殿试成为两榜进士之前的身份称呼。 任亨泰微微一愣,下意识的问道:“取多少?为何要多取?” “不下千人!” 詹徽斩钉截铁,而后低声道:“若古雍兄信得过我,今科会试之后,古雍兄不但不需要去考量乞骸骨的事情,恐怕要准备去文华殿做一回大学士的事情了!” 任亨泰眉峰一颤,双目精光一闪而过。 今岁自太孙南征回京以来,宫里头已经传出了要在朝中遴选人员入值文华殿大学士,职在文华殿行走上,参知政事。 这几乎就是在复前唐中书省、前宋中书门下的宰相之位了。 只是,会试抡才大典,历来录取贡士都有定数。 任亨泰有些迟疑:“此事……” 詹徽向后一仰,双手张开放在桌面上:“信与否,皆有古雍兄自决。” 任亨泰目光不断闪烁着。 噌的一下站起身。 他紧抿嘴唇,冲着詹徽和茹瑺两人拱拱手:“部中还有事,恕某不能在此逗留。” 说完之后,任亨泰便自顾自的离去。 詹徽微微一笑,看着任亨泰离去的背影。 茹瑺这时候才迟疑着开口:“兵部……” 詹徽回神看向对方,又是默默一笑:“良玉兄稍安勿躁,五军都督府在朝中,不能少了监管的人。” 茹瑺想了想,手掌拍在桌子边缘,点点头:“嗐!这两年朝廷东出、南下、北征,西北亦是不宁,凉国公如今还坐镇西北未归。朝廷处处都在用兵,咱这个兵部啊,往后就管好这摊子事,不给前线的将士们拖后腿罢了。” 詹徽默默的笑着拿起茶杯。 这才几年,大明的朝局已经悄然的发生了无数的变化。 谁能够在这个变化之中选对路子,谁才能风平浪静的度过去,在未来的路上走在最前面。 …… “路子不能走错,错一步便是从此落后于人。” 五军都督府,今日算是难得在近一两年里,将朝堂上大半的功勋武将们聚集在一起。 坐在上首的徐辉祖心平气和,言语之间却又暗含深意的说着。 汤醴坐在一旁,默默侧身颔首:“魏国公,如今开国公在南方征讨、凉国公在西北坐镇、曹国公出海镇倭,朝中的老一辈叔伯们又大多在九边督军。目下应天京中,还是要以魏国公的意思去办。” 徐辉祖脸色不显,淡淡的看向汤醴。 这是个会做事,更会做人的。 中山王府现在出来做事了,信国公一系就立马低头,中山王府没有付出什么就得到了应有的地位,可也要承担起责任来。 满朝开国功勋,军中将领们的荣光,是否能真的伺候一直与国同休,也就落在了自己肩上。 做得好,大家便是和和气气,你好我好。 做错了,中山王府如今在军中的地位,也就要让位给他人。 徐辉祖看向堂下众人,缓缓开口:“太孙殿下在讲武堂已经将话给说的很清楚了,往后大伙都尽心办事吧,平日里藏着掖着的那点本家的军略,也都传下去吧。 个人的勇武不适用了,我等将门想要长盛不衰,想要一直在军中留有职务,就让子弟们都狠狠的操练起来吧。 往后,谁家的子弟不成器,让讲武堂里那些武生给取代了,也莫要气恼,陛下和殿下他们,总还是会让咱们这些为了大明流过血的人家,能得一份与国同休的富家翁日子。 莫要去想些不该想的,清楚了咱们这些人家的跟脚是在哪里,觉得有成器的家中子弟,就丢进军中,从士卒做起,从小旗官做起,有本事了就提上来,谁也说不了什么错。 军中有新起的将才,要好生的培养,大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