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五章 一剑穿心 (第2/3页)
无关,但鸿运酒肆是臣的家业,臣也无法置身事外。 这时,裴蕴冷笑了一声,谁都知道鸿运酒肆是元家产业,几时又变成了张大将军的家业 张瑾看了他一眼淡淡道:元家把酒肆送给我,不可以吗而且,裴御史未经圣上同意便擅自发言,这是在藐视圣上 裴蕴暗呼一声厉害,他只得对杨广躬身道:臣随意发言,请陛下恕罪 杨广笑眯眯摆了摆手,今天不妨视为朝会辩论,不一定要当事者才能参加,也不用事先请示朕,朕也在洗耳恭听。 那好,臣先说 张瑾抢到了先机,他对崔伯肃道:崔使君,我也只有几个小疑问,你能否给予回答 崔伯肃施一礼,张大将军请说 其实也很简单,第一个问题,崔使君有什么证据说那个乞丐是谶语传播者第二个疑问,元敏为何要杀乞丐 回禀张大将军,那个乞丐有证言,他承认自己是谶语的传播者,也按下手印,证言我昨天已经呈给了圣上。 这时,一名宦官将托上一只朱漆木盘,盘子里便是昨天崔伯肃提jiāo的奏折和所有证据,崔伯肃从盘子里找出一份供词,扬了扬对大殿里的百官道:各位大臣,这就是那么传播谶语的乞丐的证词,上面有他的手印,京兆府的仵作也确认过,是此人手印,至于证据,我们在他住处搜到十吊钱,但谶语这种事,不可能再有什么证据,可是,如果元敏不杀死他,他此时就可以站在各位大臣面前回答任何的疑问,是真是假,相信大家都会明白,但为什么元敏要杀他 宣政大殿内一片寂静,只听见崔伯肃侃侃而谈,就仿佛这里是他的京兆府衙mén大堂,在审问案子,可这里是讨论军国大事的宣政殿,讨论这种谶语小事,确实显得有点滑稽。 但没有人感到好笑,大隋皇帝脸上y冷的笑容,关陇贵族的山东士族的争锋相对,一切都显示着这并不是一件可以轻描淡写的小案,一旦事实确定,这极可能导致一个相国被免职,导致朝廷势力格局的变化。 这时,工部尚书宇文恺走出朝班道:我也说两句,崔使君虽然有各种证词口供,一切都是似乎言辞凿凿,但这里面却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当事者死了,那么我也可以用别的理由来解释这里面发生的事情,首先,我们长着山羊胡子的元将军。 宇文恺对元尚武笑道:请问元将军,你和乞丐有jiāo情吗 朝堂内哄地笑了起来,元尚武胀红着脸道:决无此事 宇文恺也笑道:看得出大家都明白,山羊胡子的人很多,未必是元将军,而且以元将军的身份,他会亲自去做这种事情吗还把自己的姓氏告诉乞丐,这合理吗这是漏dong 裴蕴也走出来道:宇文尚书,有很多事情,并不是你在这里想象,我就只问你一句话,如果不是元将军所为,那元敏为何要杀人灭口他害怕什么他为何不让官府来审问,证明元家的清白,而把人证杀死呢这是不是有点做贼心虚 双方的争论便渐渐jiāo集到了最关键的地方,元敏为什么要杀那个乞丐元寿怒道:我儿杀一个乞丐一定是灭口吗他有脾气,在吃饭时一个乞丐来打扰,他看着不爽,要杀他,是不是理由他对杨元庆有仇恨,惹不起杨元庆,杀乞丐来泄愤,可不可以 裴蕴呵呵冷笑起来,元相国,我没记错的话,元敏今年二十七岁,一个二十七岁的千牛卫统领,明明知道那个乞丐的重要,知道他是对元家不利的人证,元敏却因为不爽,因为想泄愤,便将他杀了,把本来无辜的元家置于死地,元相国,你认为可能吗 裴蕴不愧是御史台主官,他知道其他环节都有漏dong,经不起推敲,惟独元敏杀人对方难以解释,这是对方的致命之处,他便抓住不放,一旦解释不了,那就可以推定谶语是元家编制,为了报si仇,编制谶语来陷害大臣,元寿难逃其疚,他这个相国就当不下去了。 这时,张瑾哼了一声,问崔伯肃,请问崔使君,元敏可承认他是为了杀人灭口 崔伯肃摇摇头,他双tui折断,一直处于昏mi之中,没有问口供,但杀死人证的shi卫已经承认,是元敏的授意,这里有他的证词 张瑾呵呵一笑,回头对杨广和大殿内百官道:陛下,各位大臣,我们都有兄弟父母,如果元敏并不知情,他出于对父兄的保护,而杀了这个乞丐,这也是人之常情,我认为这就是真相,这里面不排除杨元庆是故意设局,引元敏上当.ZWwx.ORG 朝堂内一片哗然,无数双眼睛向杨元庆望去,包括杨广,其实杨广已经隐隐猜到了,以杨元庆做事的风格,这极可能是他的布局。 杨将军,你出来对质吧杨广开始由旁观者,变成主导者,现在整个辩论已经到了最关键的时刻。 这也是张瑾的杀手锏,以其人之道,还其人之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