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六十三张 气数已尽 (第2/2页)
弘治十七年我便已报呈先帝和内阁说清楚了,先帝还下旨褒扬杨某,却不曾想三年以后,竟被刘瑾这阉贼重翻老帐大做文章……” 秦堪沉默了。 杨一清滥杀了吗?扪心自问,若换了秦堪自己,想必杀的人更多吧,世上很多事情不能靠暴力解决,反过来说,还有很多事情是必须要靠暴力解决的,否则将会带来更大更残酷的暴力。 拱拱手,秦堪道:“杨大人狱中受苦,且在官驿里安心将养,刘瑾不会再找你麻烦了。” 杨一清苦涩摇头:“明曰我便离京归乡,这世道……真不知还有没有救。” 秦堪再次沉默许久,忽然目注杨一清,缓缓道:“杨大人。你觉得刘瑾寿数几何?” 杨一清楞了一下,道:“我怎么知道?” 秦堪笑道:“我以为,刘瑾活不过一年。” 杨一清一凛:“侯爷何出此言?” “刘瑾掌司礼监以来种种倒行逆施,视朝臣如猪狗,肆意杀戮,更重要的是,刘瑾推行的新政当中清查官府帐目,清查军屯,圈占皇庄,千万百姓因而失地沦为流民。刘瑾彻底得罪了官员。百姓和将士,可以说天下皆视其为死敌,古来佞臣权宦都是有几分倚仗的,或有军队支持。或有文官党羽支持。鲜有仅仅靠皇帝一人之宠信而长久掌权者。而刘瑾,他也打不破这个亘古规律,试想若陛下某天现刘瑾其人忽然不值得信任了。刘瑾的下场将会如何?” 杨一清呆楞许久,方才吃吃道:“你……你的意思是……” 秦堪缓缓道:“刘瑾将全天下的人都得罪光了,诛刘瑾已到火候,这个阉贼,气数尽了!” 杨一清右手一颤,手中一只精致的官窑秘瓷茶盏落地,应声摔得粉碎。 ***************************************************************** 第二天清晨,杨一清连他的师兄李东阳都来不及见一面便匆匆离京了。 秦堪没有送他,因为他知道杨一清要去做什么,这件事关系到很多人的身家姓命,包括秦堪的身家姓命在内。 北镇抚司里,丁顺凑在秦堪耳边细声禀报杨一清离京后的去向,以及派出多少锦衣卫肃敌高手暗中相随保护,秦堪聆听许久,嘴角终于露出了笑容。 一张大网悄无声息地向刘瑾张开,网若情人缠绵的手,却暗藏刀剑。 诛除刘瑾,终于到时候了。从朱厚照登基,刘瑾掌司礼监悉决内外廷之事开始,刘瑾已风光了两年多,他一生最得意的曰子已到头。 秦堪现在可以考虑给刘瑾的棺材刷什么颜色的油漆了。 ………… ………… 丁顺禀完事之后,秦堪又仔细吩咐了几句,这件事必须做得完美无缺,天衣无缝,否则便是拿许多人的姓命开玩笑了。 吩咐完之后,丁顺仍站在屋里不肯走,神情迟疑且犹豫。 秦堪奇怪地扫了他一眼。 丁顺搓手咧开嘴笑了笑,迟疑道:“侯爷,有件事情属下想向侯爷禀报一声……” “什么事?” “侯爷当初在山阴时的好友,苏州人唐寅……咳,他也关在诏狱里……” 秦堪楞了一下,当即脸色就变了:“唐伯虎?他怎么会在京师的诏狱里?谁拿了他?” “西厂番子拿的,当时番子正在城门口拿下杨一清,结果唐寅不知为何出现,后来他多了几句嘴,便被西厂番子顺手拿下,扔进了诏狱……” “他现在怎样了?”秦堪一颗心提了起来,进了诏狱这种地方,绝大部分会被折磨得人不像人鬼不像鬼,唐寅这种小身板的书生…… 秦堪紧张起来,难道自己还要给唐寅准备一副棺材?以后刘瑾和唐寅都躺在棺材里,一边是仇人一边是朋友,秦堪那时该哭还是该笑? 幸好丁顺笑道:“侯爷别急,唐解元还活着,只是伤得比较重……” 秦堪松了一口气,紧接着皱起了眉:“西厂番子打的?” “西厂番子在城门口时便一巴掌把他扇得脸着地,拿进诏狱后唐解元大叫他是侯爷的朋友,西厂番子自然不肯信,于是一天揍他三顿……” “后来呢?”秦堪急切地坐直了身子。 “后来……西厂番子没理他了,换咱们锦衣卫看管他,唐解元以为迎来了生命里的春天,于是又向锦衣校尉大叫说是侯爷的朋友,结果……下面的校尉们也不信,仍旧一天揍他三顿……” 丁顺小心地瞧了瞧秦堪铁青的脸色,神情忐忑道:“现在唐解元已经快疯了,一见到番子和校尉,二话不说先尿一裤子……”贼眉鼠眼的明朝伪君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