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四合院,我是刘大少_第261章 棒梗出息了,能挣8个工分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61章 棒梗出息了,能挣8个工分了 (第1/2页)

    轧钢厂,钳工车间。

    有在卖力干活的工人,也有在磨洋工的。

    在这车间里,地位最高的并非车间主任,而是八级钳工易中海。

    工人的地位本就高,八级工就更不得了。

    即便这轧钢厂上万工人,却也没多少八级工,每个八级工都地位不低。

    而每个八级工都从事最精细的工作。

    对精细度不高的零件加工,低级钳工就可以了。

    然而,当要求精密时,也就要高级钳工来了。

    不夸张的说,老易加工的零件能媲美世界最精密机器。

    如今,国内的工业还不够发达,太多的工作只能靠工人双手。

    以双手创造出不弱于世界先进机器的成果,足以让人叹为观止。

    也正因为技术工人对国家发展的贡献,地位也就极高。

    尽管八级工已是钳工体系的最高,但老易并未洋洋得意,而是努力打磨技术。

    将来要是出现个九级钳工,他易中海也可以争取一下。

    即使同为八级工,技术更好的也腰板硬。

    对工人来说,还是技术说话。

    自从有了儿子,老易在厂里工作也更有干劲了。

    在车间的某处,几个女工聚在一起闲聊着,其中就有秦淮茹。

    生活重担虽没压垮秦淮茹的肩膀,但也让她憔悴了很多。

    有些人越活越年轻,也有的显老。

    像傻柱长相就显老,却是天生的,而秦淮茹显老完全是生活的压力。

    棒梗下乡,秦淮茹是牵肠挂肚。

    而贾张氏时不时作个妖,也让秦淮茹有点心力交瘁。

    另外,秦淮茹还要操心2个女儿。

    上班就很累了,毕竟是重体力劳动,在家还要做不少家务。

    棒梗在乡下很苦啊!秦淮茹寄了不少粮,也寄了不少钱。

    贾张氏前前后后拿出117元寄给棒梗,就不愿意再拿了。

    而秦淮茹不仅在四合院借了些钱,在厂里也和工友借了些钱。

    易中海是棒梗的干爷爷,也寄了点钱给棒梗。

    不夸张的说,寄给棒梗的钱加起来能超过200元。

    “我家建军又寄信回来了,说你家棒梗现在出息了,能挣8个工分了。”女工马桂芝笑着对秦淮茹说。

    这马桂芝比秦淮茹大了几岁,有2个儿子和2个女儿,二儿子严建军也下乡插队了,和棒梗去了一个农村,是一个公社的同一大队。

    有人夸棒梗,秦淮茹当然也高兴。

    只不过,8个工分?

    前几天秦淮茹可是收到棒梗的信,棒梗在信上叫苦,说只能挣5个工分。

    “你家建军又寄信回来了?”秦淮茹不动声色的问。

    “上个月底收到的,这个月又寄了20元过去,他可比不上你家棒梗,才只能挣7个工分,还不是每天。”马桂芝叹着气说。

    一听马桂芝上个月底就收到信,秦淮茹的脸色就变了变。

    严建军说棒梗能挣8个工分应该是真的。

    可棒梗寄信回来却说勉强能挣5个工分,又是饿肚子,又是被欺负,简直就在农村活不下去了,让贾张氏和秦淮茹心疼。

    就是易中海老两口得知棒梗的处境也同情。

    结果小丑是自己?

    这时,秦淮茹也有点生气了。

    要不是马桂芝这一说,她都还不知道。

    棒梗自从下乡之后就一直没能回城。

    哪怕是春节了,棒梗也没能回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