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0466 走后门 (第2/2页)
也不需要康亲王的的搭理,只求这位王爷能够放他一马,那就足够了…… 但是他还有另外一个问题要问萧文明:“爵爷,兵部说是为了防范戎羌,才要末将加紧潼关关防。那么既然戎羌的事已经澄清了,潼关的防守能否恢复如初呢?不少往来经商的商人都在跟我发牢骚呢,说是现在每过一次关都得花上两三天时间,实在是折腾不起了啊!” 原本萧文明编出来的理由就是假的,又怎么可能因为一个假的理由而更改了原先决定呢? 于是萧文明说道:“是兵部给你潼关下达的命令,我们可不敢随意干涉。你也照他们的命令办理,免得又被他们挑出了错,反而惹来麻烦,你说对不对?” 还真对。 那就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吧,反正在潼关这里镇守的张节度使,按职责也就是个执行命令的人而已,那就一切按照兵部的意思继续办理好了。 别看张节度使在潼关一带吆五喝六、七居八座的,可是在场的人——包括他们嘴巴里提到的——他是一个也得罪不起…… 兵部和康亲王自不必去说,就连萧文明那也是个不是大人物的大人物。 于是节度使大人只能唯唯诺诺地答应下来:“还是萧爵爷说的有理,那末将还是继续照章办事吧!” 张节度使有没有照章办事,萧文明并不关心,只要别把事情再揽到自己的脑袋上就可以了。 康亲王也是同样的想法。 于是他们不再同张节度使再多废话,既然已经过了潼关,那就赶紧率领起全队人马,继续向京城洛阳赶去。 过了潼关就到了京畿,乃是大齐王朝最为核心的区域,再加上之前基本排除了戎羌的威胁,因此洛阳城周边的治安十分平稳,再加上有宽阔的官路可供通行,一群人没过几天便已到了洛阳城下。 如何从洛阳城外进城,据萧文明所知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最是寻常的,通过几座正门旁边的便门通行;第二种是打了胜仗或是举行仪式,那就可以打开几座正门,浩浩荡荡、堂堂皇皇地出入。 然而这一回,康亲王又给萧文明长了眼界了。 康亲王既没有准备走便门,也没有想走正门,而是先派了手下的两个王府护卫,由正规途径进城先走一趟,自己则招呼其萧文明率领了全军人马,由东向西绕过整个洛阳城,来到了一处偏僻的城墙脚下。 不一刻,也无须康亲王主动叫门,城墙边的一扇小门便自动打开了。 原来这是设立在洛阳城墙隐蔽处的一处后门,寻常人别说是要走了,恐怕就连这座后门的存在都并不一定知晓。 看来这个大齐王朝虽然是在异时空和另一个位面,却属实是中国古代历史的一个全息投影——后门,人人都想走,并且哪里都有,就连这座作为皇帝居城的洛阳城也并不在意外。 后门默然打开,从门里默默走出一人,居然也是萧文明的熟人,便是皇宫中的大太监六麻子。笔讷的铁血小千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