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章 建文削藩 (第2/2页)
来什么罪名,便以谋反罪论处。 当然,并非是凭空捏造,而是有人告发,而告发者,正是周王年仅十岁的次子。 朱允炆倒没痛下杀手,只是对叔叔痛心疾首的一番训斥,而后大慈大悲的免其死罪,贬为庶人,而后令其迁往云..南。 周王爵位被削,引起了不小的动荡,实在是周王乐善好施,名声极好,朝廷定的罪根本难以服众。 毕竟周王的权势太小了点儿,手上的三卫加在一起,也就万余人,根本没人相信他会造反。 偏偏告发者,只是一个十岁大的孩子,瞎子也看得出来,这是欲加之罪。 勋贵虽然没有文臣心眼儿多,但也不是傻子,连周王都治罪了,其他藩王能好的了吗? 文臣日益跋扈,这让勋贵更加难以接受,这一来,本来相互制衡的勋贵、藩王,都不干了。 周王迁往云南的第二天,常家、徐家、蓝玉……等勋贵尽皆上朝,为周王求情,同时弹劾齐方黄三人。 朱允炆安抚,而后驳回众勋贵的请愿。 但很快他就领教到,动藩王带来的后果,他太小瞧这些勋贵的影响力了,不仅朝堂上文臣勋贵更加对立,军队也开始人心浮动。 一个月后,辽王、燕王、宁王、谷王、代王、庆王……尽皆上书请愿,要求重查周王谋反案,同时,弹劾齐方黄,相比勋贵,他们更加霸道,直接让朱允炆剁了三人。 朱允炆哪里见过这架势,当即就怂了,但皇爷爷就给他留了这么点儿人,一下砍仨,他哪里舍得。 于是,他下了个罪己诏。 但,并未承认周王无罪,而是说处罚稍显严格,接着派人去云南给周王安了个家,仅此而已。 朱允炆表现的平静,内心却慌的一批,本就不多的安全感,更是严重匮乏。 同时,他更加坚定削藩的决心。 …… 转眼,冬去春来。 建文元年四月,沉寂已久的朱允炆再次发难,这次他更是将雷厉风行诠释到了极限。 一月之内,连削三王! 齐、湘、代三位藩王,尽皆被贬为庶人,一时间朝野哗然。 其中,湘王朱柏最是悲壮,他遭人指控意图谋反、伪造宝钞及擅虐杀人等罪名,辩无可辩。 性格刚烈的他,选择了自焚! 湘王、湘王妃、及其余家眷,包括王府下人,尽皆于火中自尽。 这下,可真捅破了天。 侄子杀了叔叔,这个罪名他如何担当的起,可事情已成定局,他又能如何? 在齐方黄的建议下,为了顾全朝廷体面,称湘王是畏罪自杀,同时,为表明朝廷的政治正确,还给其定了个恶谥:戾。 李青暗暗叹息,他知道,朱棣要反了,换做是他,他也反。 朱允炆根本不给人活路! 不过,朱柏的死,也给朱允炆带来了极大痛苦,残害血亲的罪名,他是无论如何也洗刷不掉了。 这天,朱允炆猩红着双眼,来到永青侯府。 直接开门见山:“都大半年了,什么病也该好了!” 李青笑了笑,问道:“皇上,如果太祖皇帝泉下有知,你说他会如何?” 朱允炆脸一白,嘴硬道:“皇爷爷说了,做皇帝要心狠,为了大明千秋,他敢担杀功臣的恶名,朕也敢担杀…杀……” 他终是有些气虚,冷哼道:“朕也是为了大明的江山社稷!” “那皇上又为大明做过多少实事呢?”李青问。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app爱读小说阅读最新章节。 朱允炆道,“朕自即位以来,一刻也不敢懈怠,奏疏经常批阅到三更半夜,早朝、午朝一次不落,为大明百姓连减两次赋税,还不够吗?” 李青幽幽道,“减赋税便是明君了吗? 勤政并不代表着有为! 臣相信,皇上立志做一个好皇帝,也一直为此努力,但,皇上…你觉得自己做的好吗?” “朕……” 朱允炆本能就要肯定,但又实在找不出政绩所在,一时间脸上火辣辣的烫。 李青吁了口气,又问:“皇上觉得,做皇帝快乐吗?” 朱允炆沉默良久,缓缓摇头,神情有些迷茫:“朕也不知该如何做了,李青,朕知道你有本事,你帮帮朕可好?”青红的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