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3章 朕要打仗 (第2/2页)
偏用我这个快七十岁的老头子。” “谁让你是大师呢。”李青失笑,提起茶壶给他添了杯茶,问道,“修书还要多久啊?” 道衍苦笑:“要很久。” “……”李青翻了个白眼儿,见老和尚满脸疲倦,劝道:“累了就歇歇,晚上回寺庙就别做功课了。” “那不行。”道衍摇头,“就晚上做功课那会儿,心神宁静,我完全属于我。” 李青揶揄道:“都是你自找的,你完全可以一直青灯古佛,谁让你不安分呢。” “呃……”道衍讪讪道,“贫僧的确修行不到家,所以才更要刻苦。” 李青好笑点头,都这个岁数了,道衍还能有如此精气神儿,着实难能可贵。 他对佛无感,觉得道家精神更契合他,更符合现实,却也不想干涉他人信仰。 李青抿了口茶,打趣道:“听说皇上赏了你几个貌美女子,你就真的无动于衷?” 顿了顿,“要是有难言之隐,我可以给你开服药,以你这身体情况,留个后应该问题不大。” 道衍满脸黑线,“好意心领,我不需要。” “你看你,我这也是好心啊!”李青对拉和尚下水很有兴趣儿,“佛门不是还有欢喜禅嘛,看你也不像老实人,我不信你就没练过……” “你大爷……!”道衍破防,“咱俩一个道士,一个和尚,话不投机半句多。” “哎哎哎,别走啊。”李青贱兮兮道,“再唠一会儿啊!” 道衍恨恨道:“别逼贫僧出口成脏。” 李青:“……” 这时,小胖慢悠悠地走来,一屁股坐在椅上,“你俩去一趟御书房。” “什么事儿啊?” “去了就知道了。”小胖给自己添了杯茶,一饮而尽,“赶紧去吧!” 李青点头,见他没有起身的意思,“你不去吗?” “我歇会儿再去。”小胖翘起二郎腿,一脸怡然自得。 李青一把扯起他,“多运动运动,对你有好处,走啦走啦……” …… 御书房。 朱棣正在处理奏疏,见三人进来,轻轻摆了摆手,宫女太监立即退下。 “都坐吧!” “谢皇上(父皇)。”三人说了句套话,拉张椅子坐下。 待三人坐下,朱棣开口道:“朕要打仗!” 李青道衍对视一眼,都是满脸纳闷儿。 道衍疑惑道:“皇上欲北伐,理应找兵部、户部、诸位武将,臣和永青侯不管军事啊。” “不是北伐,而是打下安南。”朱棣沉声道,“安南朕势在必得。” 李青一头雾水,“为啥呀?” 朱棣瞪了他一眼,“朕问你,宝船出海是不是得沿着海岸线走?” “昂。” “安南是不是处在海岸线?” 李青恍然,建议道:“皇上,从云.南起,一点点扩张呢效果更好!” 小胖一见老子要发飙,连忙接过话头:“李卿还不知道吧,大明已在老挝、孟养、木邦……设立军民宣慰使司; 大明西南方向,共设立了三个宣抚司,六个军民宣慰司,如旧港宣慰司……” 李青瞠目结舌,宣抚司官员是朝廷任命的,也就是说,有几个地儿已经划入了大明版图,宣慰司虽然是由当地首领任职,但实际上也在大明的控制之内。 (ps:宣慰司类似自治区。) 李青消化着小胖的话,内心震惊到了极点,也就是说,大明现在已经控制了东南亚。 不对呀,我不过八九个月不在朝,朝廷大军不可能这么快啊……李青咽了咽唾沫,“小…太子,这是什么时候的事儿啊?” “刚不久。”小胖见他一脸震惊,笑着解释,“其实朝廷几乎就没发兵,只是象征性的派些人走个过场,父皇圣旨一到,他们就同意了。” “就那屁大点地儿,朕拿下他们,是看得起他们。”朱棣斜睨着李青,逼格十足道:“是不是很意外?” 李青心悦诚服:“皇上神武!” 虽然老四这样比较流氓,但以这种方式拿下东南亚,简直赚翻了,当然,对方之所以这么听话,是因为他们太弱了,根本没有抗衡的资本。 加上慕强心理,对归附大明更是毫不排斥。 这一来,印度洋出海口就有了! 但,安南不同。 一来他的人口比较多,几乎是大明的十分之一,二来他离大明远,这一招就行不通了。 李青沉吟道:“皇上,征战安南有什么难处不妨说说,大家集思广益,兴许能解决皇上的顾虑。” “主要是师出无名。”朱棣头疼道,“太祖皇帝把安南定为不征之国,他们又一向老实,朕……没借口啊!”青红的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