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0四章 以道治国的精髓 (第2/2页)
的孩子和佃户家的孩子,一方有一万零一百个玩具,一个有一万个玩具。那么二者之间,几乎已经没有差别了。” “财主家的孩子,泯然众人也!” “说实话,最该反对给百姓发钱的,是那些财主家的孩子。因为大家都发钱之后,他们再也当不成人上人了。” “说的好!”朱元璋闻言拍掌道,“简直比咱自己说的都要好。” “沈万三,不愧是咱大明的商部尚书。” “谢皇上夸奖。”沈万三闻言,眉开眼笑的退了回去。 “咱告诉你们,给百姓发钱,其本质是均贫富,等贵贱,缩小各阶层的贫富差距。”朱元璋道,“让最底层的百姓有了生活保障,不用再为了吃饭,去出卖灵魂。” “让那些有钱人,不再那么顺畅的压迫没钱的。” “以前王朝有很多义军提出的口号就是均贫富,等贵贱,得到了百姓们的拥护。由此可见,均贫富等富贵,是维护朝廷稳定的重要方法,是有广大百姓基础的。” “给百姓发钱,这个看似很平常,甚至有些脑残的操作,实际上,隐藏着以道治国的大智慧。其中的道就是同天下利者得天下,能生利者道也!” “与其搞那些华而不实的建设,还不如直接给他们发钱。搞建设朝廷的钱绝大多数都浪费了,或者被贪墨了,百姓没有得到任何实质性的好处。” “只有发钱才是硬道理。” “因为发钱,越过了那些贪的害群之马,是直接给百姓的。” “粮价上涨能上涨多少?” “和朝廷给百姓发的钱相比,完全是隔靴搔痒。” “皇上圣明!” “皇上千秋万代!” “皇上已经领悟到了以道治国的精髓!” 群臣闻言,纷纷说道。 “现在,尔等还有人反对给百姓发钱吗?”朱元璋问道。 “臣等不反对了,也没有理由反对。”群臣说道。 “那好。”朱元璋道,“就按照咱刚才说的,金行尚书吕昶,和户部尚书茹太素,尔二人一起办理此事,务必让钱发放道大明王朝,每一个百姓手中。” “遵旨!”两位大臣站出班列,道。 “禀皇上,把每户的钱,都存在钱庄票据里。这样就算是有人想作弊,也办不到。”杨宪道,“皇上此举,可谓是高明之极。” “而且把钱庄收归国有,不允许任何私人经营,也是英明之举。”沈万三道,“至少在现阶段是。” …… 一日后。 茹太素和吕昶两位大臣,就开始实施朱元璋颁发的,以道治国的第一条政策了——发钱。 应天府。 咚咚咚! 大街上,一群衙役穿着大红官差衣服,走上了街头。其中一人手里拿着锣鼓,不断的敲击,吸引人群的注意,并且大声呼喊:“朱雀街的乡亲们听好了,今日午时大家都到衙门里登记造册。” “我们的户籍,不是已经登记好了吗,为什么还要登记?”旁边一位老大爷奇怪的问道。 “朝廷又登记,不会是又想变相收税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