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一章 善恶到头终有报 (第1/2页)
国无二君,天无二日。 日月星辰中,日向来代表天子、帝王。 “天狗吞日”,主帝王凶危。 府学里的先生,看着外边瞬间幽暗下来的天sè,还有天上已经缺了一牙的太阳,已经吓的呆住。 世子的小脸绷得紧紧的,推门就要出去。道痴见状,立时拦下道:“殿下,不可!” 世子带了几分恼意,望向道痴。 道痴道:“我在一本古籍上看过,日蚀之时,人当避之,否则易伤眼。殿下即便不放心王妃,也当爱惜己身,省的王妃担心。” 他言辞振振,先生与众伴闻言,也上前劝阻世子。 世子看了道痴一眼,不再执意出去,回头吩咐高康道:“你去告诉母妃,就说孤无事,请母妃安心暂避殿内。” 高康应声,道痴小声提醒道:“勿抬头观日。” 高康点头,跑着去后院传言去了。 随着说话这会儿功夫,天++上太阳又缺了一角。 因道痴方才那一句,众人不敢让世子继续停在窗前,纷纷相劝。 世子虽面上有些不耐烦,可依旧是听从众人劝说,从窗前挪到里面。 大家以世子为中心,散座一圈。 虽说府学很少有晚课,可依旧存有蜡烛。 黄锦与吕芳两个寻了蜡烛,点燃起来,屋子里气氛越发显得凝重。 两人又取了热茶,给众人斟上。 府学里一片寂静,只有众人的呼吸声。 授课先生摆不出夫子威风,只是不时地望向门窗方向一眼。 不管是平素嘴毒的吕文召,还是爱说笑的王琪,此刻都屏气凝神,老实的不能再老实。 日食干系天子,身为大明子民,谁人敢吭声。 只有道痴,不是土生土长的古人,心里少了忌讳。他耳朵动了动,外边依旧是寂静无声,不由心中诧异,小声问世子道:“殿下,怎么无人敲锣打鼓?书上不是说,每逢天狗吞日或天狗吞月,人们都要弄出响声,驱逐天狗么?” 世子心中原本很紧张,想的是长吏给自己讲的宗室概况,还有那几个有希望将儿子过到今上膝下的王府。 兴藩开藩时间短,可在宗室中也是仇人,就是挨着兴藩的襄王府。 襄王府距离兴国不足三百里,曾因郢、梁二王的庄田之争,与兴王府打过御前官司。虽说最后兴王府大获全胜,可因两国紧邻的缘故,襄王府还不时寻隙。 不过还好,襄王府开国国君虽是宣宗皇帝同母帝,有资格过继王子给今上,可襄王王府早已断嫡,上代襄王无子,王位由弟弟袭了;现下这位襄王,依旧没有子嗣。 只要不是襄王府王子承继大统,不管哪个王府王子承继大统,对兴王府来说都差不多。 想到这些,世子心下稍定。 原还觉得道痴不声不响,却博览群书,是个有见识的,现下听了他这一句,世子觉得自己这个伴读书读的多,世情却晓得的少,还是带了稚nèn。 看在他诚心请教,世子便也耐心道:“这里是王府,王府属官与下人都有规矩约束,谁敢如此折腾?王府有城墙阻隔,听不到外头动静。不过孤想,外头民众定从旧俗。” 两人这一对答,打破了一室沉寂,众人过了最初的紧张,情绪也逐渐稳定下来。 天子是不是驾崩,与他们又有什么相干?安陆距离京城二千多里,真正的天高皇帝远。 王琪开口道:“都说天狗吃日,百年难遇。过了今天一遭,也算长了见识。” 陈赤忠道:“只在江南少见了些,听说西北常见,有的时候间隔两月就来一遭。只是多是咬了一角,就无变化。若非道观里的道人留心天相,也未必能记下每次变化。” 这样一说,陈赤忠心里不再紧张。生老病死,如同日月之圆缺,都是世间常态。 道痴在旁听着,不禁点点头,看来古人的智慧也不容小瞧。后世关于日食周期的推断,就是两个月。两个月太阳日食一回,只是所在地方不同,看到的东西也不同。 不过日食常见,日全食却少见。看着外头全黑下来,显然今日大家遇到的是全食。 若在一地不移动,那看到日全食的几率是三百年一次。 对于大明子民来说,这确实算是百年难遇。 世子正望向道痴,见他抬头望向窗口,也顺着他的视线望去,发现了外头白昼如夜的景象,身体不由僵住。 似乎过了许久,又似乎一眨眼的功夫,黑如墨染的天幕下,又透出一丝光亮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