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23章 (第1/2页)
他们终究不满足卤菜这种“小儿科”,终究要干中大型餐饮,才觉得自己是餐饮界的人。 杨舒力没有那种面子观念,他只看实际效果,如果卤菜能给他带来满意的收入,他宁愿停下来享受生活,至于做卤菜算不算餐饮界主流,他无所谓。 但是对杨升元和向叔叔他们,干大中型餐饮才是人生的实现,才有面子。 为了减轻他们初始阶段的压力,这个投资很有必要,是双赢的结局。 8月1日,星期四,陈海上午打来电话,说有件事要跟杨舒力商量。 中午1点半,在约定的时间,陈海敲门进入杨舒力办公室,身后还跟着一个胡子拉碴的中年男人。 “舒力,我给来介绍一下,这是我们报社的文娱记者刘双林。” …… 注1:“停匀”意指均匀(多指形体、节奏)。也作亭匀。 第333章 明星热点 一星期前,也就是7月25日,当地新闻向全国新闻媒体发通稿,通报我国最显赫的女演员李早早因其公司涉嫌偷税,已于7月24日经北京市检院第二分院批准逮捕。 这不是突发新闻,上半年她被带走的消息就传出来,这段时间不断有相关新闻,批捕把这个新闻再次推到前沿。 刘双林记者讲了几件事,让杨舒力明白了他来的目的。 新闻通稿还没有发布时,北京的一家图书公司就开始行动,准备出一本书,告诉读者这个案件的最大秘密,谁把她送进牢房——是举报,税务机关的监控,还是传说中的要人批示。 这个女演员在我国火了20多年,拥有超大群体的影迷,而且她和上层关系有神秘瓜葛,自己不光演戏,还开有许多公司,她的话题是国际性话题,以她名字打头的书出一本赚一本。 前几年,李早早的前夫出了一本书《我和李早早不得不说的故事》,书出版后大卖,她前夫靠她的名字赚了120万元。 曾经在李早早公司工作过的一个人,被人点拨,说她前夫离婚多久了,还能赚钱,你在她身边工作那么久,知道的东西不少,也能赚钱。 于是这人出了一本书《我策划亿万富姐李早早》,书出来后不到一个月卖出10万本。 那么,陈海把刘双林请到未生公司,也要出一本关于李早早的书,趁着批捕的热点,绝对有赚。 刘双林敢于出这样一本书,手里是有干货的,他是近七八年来,李早早唯一联系的记者。 也就是说,李早早有什么消息想发出来,她就给刘双林打电话,刘双林写成稿子后在《四川时报》发出来。 对此杨舒力并不怀疑,因为《四川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