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67节 (第3/3页)
就是楚王韩信。 惠帝年岁渐长,于政事上也有自己的见解。 他虽仁善,却也知异姓王侯的存在终是对汉王室的一大威胁,废异姓王侯只是早晚的事,这个时候他自然不愿再加封几个异姓王为他或是他的继承者增加麻烦。 当然,他对两位舅舅甚至樊哙这位姨父都是十分信任的,但为天下苍生着想,大汉只需要一个汉王室,那些国中之国的诸侯国还是消失的好。 只不过他比较倾向于采纳樊伉当初提出的推恩令之策这样温和怀柔的手段,温水煮青蛙一样一步一步削弱诸候国的实力,而不是像刘邦那样直接逼反诸王,进而武力镇压。 一个想大封诸吕,扶持娘家势力,一个想竭力维护刘姓汉室的利益,这个时候这对大汉朝最尊贵的母子之间已经因为政见不合而开始生出嫌隙。 如果可能,樊伉还真不想挑这种敏感的时候回京。 樊伉私下里猜测,这其中说不得也有他阿母的意思,吕媭每回的来信中都催促他早日回京,陛下娶亲这样好的机会,吕媭又怎会错过。 这么一想,樊伉就更不想回去了。 再说马场从无到有,好不容易有了几百匹好马,他也有点舍不得。 然而吕雉有旨,再不想也要抽空回一趟长安。 出京四年,好不容易回京一次,再加上新帝大婚,自然不能两手空空,樊伉去马厩挑了几匹模样标致的小公马,再带上些好皮子就算是礼物了,反正别的奢侈之物回京后再备也不迟。 带过来的几匹小公马,路上就被樊哙以眼神暗示要过去了一匹,剩下的几匹小公马,表兄皇帝大舅吕泽二舅吕释之外加他阿母一人一匹,刚刚好。 至于其他的人,估计还得再等几年他手头的马儿多了起来后才能相送。 樊哙对于儿子的孝心很是满意,满意的同时又有些心虚。 得了儿子孝敬的礼物,他这个做阿翁的却没什么好东西回礼给儿子。 钱财吧听细君讲儿子一个人挣的比他们夫妻俩还多,奇珍异宝吧好像儿子也不稀罕,他可是连比宝石还闪亮的玻璃都能造出来的人,爵位吧儿子不到十三岁就已经自己挣得了爵位,还是只比他小一等的第十九等关内侯。 好像钱财地位儿子都不需要依靠他,樊哙骄傲的同时又有些心虚。 从来不知道后辈太能干也是一种压力,衬得他这个做阿翁太无能。 就在樊哙心虚纠结中,长安城到了。 第173章 时隔四年,长安城还是老样子,破旧的称不上多辉煌的宫殿,宽阔的马路倒是因为建成水泥路的缘故,看上去状态比那些宫室还要气派,因着陛下大婚的缘故,城中来来往往的客商贵族比往日多了许多,为这座新的京城增添了不少人气。 兴平侯是长安城的名人,至少四年前长安城有头有脸的人物都认识他,或者说认识他家的阿秃。 那只无毛的怪皮凶兽。 这回当樊伉的车队刚进入安门大街,就有人认出了他。 “这是兴平侯回来了吧?” “可不是,看那几匹马儿,可见兴平侯这几年在汶山养马是真的,还养的不错。” “兴平侯要做的事可曾有做不好的?” “那倒是。” “兴平侯的马养得如此神骏,就是不知一匹所费几何,若是可能,某倒是想向兴平侯求一匹。” “歇着罢!长安城这么多贵族,哪儿轮得到我们这等小兵。” “倒也是。” 那些商贾之流眼冒精光,却连议论都不敢。 一介商人也敢向兴平侯开口买马?也配?! 入得安春坊,吕媭领着人站在大门口等着,看见樊伉的那瞬间,这个樊伉记忆中的女流氓就如风一般冲了一过来,对着樊伉就是一顿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