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会破案的我,成了世界瑰宝 第46节 (第1/3页)
徐征明怔怔:“我明白了。” 年纪小意味着事情根本记不住,意味着这十九年的恩恩怨怨,只有他一个人背负,一个人负重前行。 不过片刻,他换了一种心境,大声微笑起来:“这样也好,这段经历太过残酷,太过痛苦了,他能完全遗忘,也是一件好事。” 第三十六章 一个周末就这样结束了,凌晨三点半的飞机,江雪律脑袋靠在椅背上,一路昏睡了过去。 凌晨三四点的国际机场灯光辉照,以庞大的吸纳力接收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旅客。高耸入云的天花板上,万千灯光晶莹剔透,照得每一个角落都比白昼还明亮,令人心生晕眩。 到底是两天两夜的行程,耗费了一个未成年高中生全部的精力,江雪律十分困倦。想到几个小时后,他还要返回学校上课,他合上了眼睛,争分夺秒地补眠。 也许是他解决了两个案子,这一夜无梦好眠。 累是真的累,挖了尸骨,去警局报了案,还质问了嫌疑人,揭露了真相,这一路堪称跋山涉水。 累到灵魂深处都涌起一股不顾一切想要长眠的冲动,不过江雪律想到这几日他做的事,扪心自问了一番。如果重来一次他还会这样做吗? 想到陈莎莎劫后余生的感激和徐征明如释重负的眼泪,江雪律发现,不管多少次,他依然会这样做。 ——他本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人,无意路过了深渊,听到了恶魔的低语,望见了人间的悲剧。 知道了惨剧将要发生,又怎么能无动于衷。 与江雪律身心疲惫不同,潮声志愿者们背着大包小包过了安检,兴奋得根本睡不着! 这个周末他们过得太充实了!他们为活人维权,为死者申了冤! 志愿者们还不知道,他们一走了之,留给了明达市警方无尽的后续工作。孟冬臣手持一本书,放在膝盖上,随手翻阅了几下,他嘴角翘起,似乎也很满意这个周末的收获。 机舱明净如洗的窗户外,是一片浩瀚的云海。连绵起伏的云雾背后是几颗寥落星辰与深紫色夜幕,交织在一起,倒映着少年假寐的脸。 那鸭舌帽下的真实面貌,遮挡了一切,又引人窥视。 在场志愿者们没有一人不心生好奇,treasure到底长什么样子! 可treasure拒绝了几次一起合照的邀请,明达市地方电视台和报社记者要给徐征明和志愿者们拍摄纪录片,再三保证,他们会上报纸,会上电视,会全国扬名。 每一个志愿者都欣然同意了,treasure却压了压帽檐,主动避开了,不想接受记者的采访。 他低调极了。 令人心中莫名升起一种敬畏。 世间竟有如此淡泊名利之人? 孟冬臣平平静静地收回目光,不再盯着那半天看不穿的鸭舌帽。这些天相处下来,他早就改变了看法,不再认为treasure是什么哗众取宠之人,恰恰相反,他认为treasure跟自己有着相似又截然不同的灵魂,他们是同一类人—— treasure也不讨厌他。 即使这个年轻人太过神秘,没暴露真名,没有暴露长相,实际年龄应该二十岁左右。他们进明达市警局报案,警方受理时看了一下几人的身份证,孟冬臣大大方方地掏了,treasure都有意避开了,这番躲避背后应该大有深意。 可孟冬臣依然欣赏他。 孟冬臣说:“我们如今是朋友了,关注我。” 这个关注指的是海角论坛的互相关注,单方面的关注意味着这是一场剃头热,互相关注则意味着彼此关系进了一大步。 面对朋友这个词,treasure没有否认,拿出手机就关注了他。 “叮”地一声响起,推送显示:用户“treasure”关注了用户“猫冬雪”。海角论坛的单方面关注没有特效,互关成立后,头像边会绽放一场小小的烟火。 孟冬臣很满意,这说明什么? 说明treasure与他是朋友,说明他们在这场为徐征明母亲被杀案来回奔走的两天两夜中,结交了深厚的友谊,意味着treasure四舍五入是他们潮声的人! “孟哥,接下来我们干什么?”志愿者问。孟冬臣出的机票,志愿者们都坐在一起,互相商讨起事务也方便。 他们也很细心,压低了声音,没有吵醒闭目养神的年轻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