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0章 (第1/2页)
听闻有现打的络子,就有人忍不住凑了过来。 有了先前的经历,阮祺并没有怯场,挑出条桃红的彩线,将线一头用针固定,另一头系紧绷直。 手指上下翻动,片刻就编出两朵梅花出来。 “好!”不知哪个凑热闹的喝了声彩。 旁边有人问:“可会编灯笼锦,若是会的话,给我打个能络玉佩的,我要挂在身上。” “能,县里时兴的样式我都会,”阮祺连忙点头,“您要络多大的玉佩,还有彩绳想要什么样式的。” 客人拿了玉佩给他瞧,又在彩线筐里挑了颜色,这开门第一笔买卖便算是做成了。 有了这笔开门红,接下来的生意便好做了。 县里百姓见多识广,自然能瞧出他们摊位的杂货都是上佳品质,更难得是价钱也不贵。 摆在正中央的香囊很快都卖出去了,清珞原本在收钱记账,忽然凑近到阮祺跟前,盯着他手上的彩线。 这回编的是柳叶纹,用了鹅黄和嫩绿两种颜色,因为要拿来络扇子,故而需要的彩线比较长,阮祺索性将一端咬在嘴里。 等打好了络子,阮祺回头小声道:“你也想要吗?” 清珞沉默颔首。 阮祺笑着点头:“行,我编个福字纹的,给你挂在腰上。” 临近晌午,街道往来的行人越来越多,就连原本无人问津的玉佩也渐渐开始有人询问。 玉佩价格贵,利润也高。 接连卖出三块造型精巧的玉佩,阮祺和伯母正高兴着,突然瞧见一群人朝这边走来。 来人身形高壮,走近第一件事便是将杂货摊上下扫了一遍,皱眉道。 “谁让你们在这边摆摊的,不知道这里是郑家金玉行的位置吗?” 郑家金玉行? 县里共有两家大金玉行,一家姓闫,便是阮祺先前卖珍珠的那家,一家姓郑,据说和常渊县顾知县是亲戚。 生意做得不行,日常却很是嚣张跋扈。 就好比眼下,西街除了固定的几个位置,其余空地都是可以随意摆摊的,只要交足摊位费用,摆到夜里都没人来管。 “哎,你这人讲不讲道理,人家早上便在此地摆摊,如何就成占了你们的位置了?” 没等董念做声,临近一家摆旧书摊的青年先忍不住开口。 青年二十出头,一副读书人打扮,上前义愤填膺道。 “圣人有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顾知县清正廉明,爱民如子,必然不会纵容郑掌柜这般远亲在常渊县内横行霸道,欺压乡里,你们自觉有理,可敢与我同往县衙一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