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_第88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8节 (第2/3页)

掌握更多的税收,最好是能够将每一个人的力量都压榨出来。

    这样就能强国!

    这种理论的出现让学宫之中的很多人怀疑人生,孔子更是少见的批评了这种理论。

    更坐不住的是洛言,他没想到这些人这么快就搞出了霸道的雏形,有些无奈的感慨道:“王道出世,果然霸道迟早都会出现,只是没想到会这么快,天下的战争要变得更加惨烈了。”

    然后他转头就开始派人抄录这些霸道的理论,同时开始修改洛休当年注下的书籍,从而寻找霸道的缺点。

    学宫之中的争论愈发激烈,甚至发展到宫外约架的地步!

    又是一年,渐渐隐居的老子,身边伴随着几个洛氏的侍女,他在布帛之上写下最后一笔,默默地读着自己的文章,然后对着虚空笑道:“素王,吾道成矣!”

    闭目垂手而亡。

    ……

    在洛国官方的推动下,洛国学宫迎来了第一次思想的大爆发,儒家与法家的源头在这里诞生,学宫之中激烈的辩论着。

    在晋国开始出现成文法之后,士子从善恶论开始,讨论德治与法治的区别以及重要性,开始讨论国家政治制度的转变。

    这种思想领域的转变,在生产力大爆发之后,剧烈的推动着变化。——《儒法之争·前奏》

    第81章 十年磨炼,完全体的洛瑜

    初夏和煦的晨光,透过精美巧制的窗间,照进了看着朴素却处处尊贵的房间之中,天光乍破,微微亮起的斑点照在纱帐之上,隐隐约约能见到两道人影。

    容颜俏丽的侍女手中端着洗漱之物侍立,西施悠悠醒来,有些慵懒,她的美丽无论何时都让人惊叹。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洛瑜从睡梦之中醒来,见到侍女已经开始为西施梳妆,调笑道:“数年之间,以‘西子’为名的诗、辞,不知有多少,良人的美貌天下皆知,难道还需要粉妆吗?”

    洛国是周礼发源之地,也是列国之中的文化昌盛之地,一直就有颂唱素王的习俗,一开始出现的诗都是祭祀之时才会颂唱。

    但是为了表达对于素王的崇敬,洛国公室创造了许多大用比兴手法的诗歌。

    昭城之中,人人能唱诗,人人善唱诗。

    这些年来自天南地北的士子,发现昭城之中的唱诗之风如此浓烈,于是将列国之诗纷纷带来了洛国互相交流。

    这些诗内容繁杂,天文地理、风俗婚姻、祭祀战争,无所不包、无所不容,可以说是另外一种史书。

    学宫祭酒孔子对这种行为大加赞赏,甚至直接说:“不读诗,无以言。”

    学宫之中的这种风气更是盛行起来,洛国公室将这些蕴含着时代最真实情感的诗收集起来,又有来自楚国的士子将楚国的巫文化和辞带来。

    这些士子互相唱和着诗,他们歌颂一切美丽,西施作为诸夏公认的第一美人,自然有无数赞美她的诗和辞。

    对于自家夫君的调侃,西施展颜笑道:“夫君,您的妻子以美丽的容颜扬名天下,这是上天赐予的,却不值得妾身自豪。

    若是您能像先祖文公、先祖宣公那般,以天下第一豪杰的身份扬名列国,这才是妾身感到荣耀的。

    不知您何时能成为天下第一豪杰呢?”

    洛瑜成婚加冠成年以来,在外稳重许多,但是本质的跳脱是改不了的。

    尤其是他发现自己成婚之后,姿容越来越美,心中的自信更是爆棚,直接从榻上跳起,穿衣洗漱,朗声笑道:“良人,就在今日!”

    西施掩嘴轻笑,心中又是欢喜欣慰,又是心疼不已,自家夫君虽然嘴上总是疲懒,但实际上却异常勤奋,成婚以来从不贪恋温柔乡,每日刻苦研读经典。

    洛国公室子弟的培养是一个锤炼的过程。

    “自古成就大事的人,难道有不经历痛苦的磨练就成功的吗?

    自古以来除了素王这位人间之神,哪一个圣王不是经历了无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