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0章 (第1/2页)
她踌躇着站到一个队伍的末尾,又不敢离陈奶奶和陈一天太远,漫无目的,无法安顿。 有两个男生在打闹,前面一个跑,后面一个追,跑在前面的绕着于乔跑,后面的嘻嘻哈哈扑上来,把于乔吓够呛。 当天的惶惑和茫然,只持续了十几分钟。 后来广播里的音乐停了,传出一个成年男子的声音,组织大家站队,从东至西,依次是:一年一班、一年二班、一年三班……每读到一个班级,队伍前排就会有一个人举起手来,示意大家站到他的身后。 于乔终于找到了自己的班级:五年二班。刚才打闹的两个男生就站在她前面不远,成为她唯一能够当作参照的东西。 在沈阳市这所城北小学里,于乔的小学五年级即将开始。万物生长,欣欣向荣。可是,这短暂的混乱和虚浮,于乔铭记了很多年:满眼看到的,全是陌生的脸,满耳听到的,全是不同的口音。 虽然这些陌生的脸,后来有零星几个,陪伴她走过了人生的某一程;当时听起来自带喜感的东北口音,后来渗入她的骨髓,成为她表情达意时,无意识的降调。 第7章 血泪含悲啼-7 领操台上有人讲话,算作简短的开学典礼。讲话期间,所有家长被安排到队伍外围。 等学生们列队往教学楼里走时,陈一天绕到教学楼门口,等着五年二班的队伍走过来。 班主任很年轻,看上去不到30岁,戴着无框眼镜,低低地扎个马尾。 陈一天走上前去,和于乔的班主任打招呼……于乔走在队伍的末尾,倒数第三个,陈一天叫住了她。 她穿着那条天蓝色的连衣裙,背着略褪色的双肩包,走到陈一天和班主任面前。 于乔今天自己扎了马尾,头绳很紧,额头被头发揪得发亮,三分惶惑的表情,面带十二分的友善,或者说,十分的讨好,拘谨地对着班主任笑了一下。 陈奶奶也走过来,陈一天介绍说:“这是薛老师。” 陈奶奶就说:“让薛老师费心了,这孩子四年级在江苏念的,也不知道学的东西跟这边一样不一样,平时话少,但是脑瓜灵,也懂事,她有做得不好的地方,您可以逼一逼她。” 薛老师搭了搭于乔的肩膀,让于乔去班级门口等她。 于乔甩着马尾,小跑着跟上班级队伍,都没来得及看陈一天和陈奶奶一眼。 等于乔走远了,陈奶奶又说:“孩子爸妈都在江苏,家里遇到事,实在没办法,才把孩子送回来的。” 薛老师点点头,表示理解。估计这种情况她也不是第一次见。 她没再多问,在她几年的教学经验里,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