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36 (第1/2页)
又怎么忍心将你嫁过去,”说着眼睛中露出慈爱的目光,“你母亲说的对,这件事还是看看再说。” 瑶华倔强地摇摇头,“父亲不用再为女儿为难,若是父亲有了事,我们陶家又要由谁来保全? 看着父母受苦女儿心里不是更加难过?女儿岂不明白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道理。现在该是女儿为陶家出力的时候了。” 第二百三十三章 沉渣泛起 陶正安、大太太和瑶华说了会儿话,瑶华才回自己房里去。 陶正安坐在椅子上仔细思量,大太太在床上小声抽噎。 陶正安皱起眉头,“好了,还没有弄清楚到底如何,现在哭有什么用?女儿都比你远见。” 大太太拿下手帕看着陶正安,“老爷的意思,是要让瑶华嫁过去了?” 陶正安迟疑着不开口,半晌才道:“只有两条路,你选吧!”保官位还是保女儿,“家里这些女儿出嫁的时候,哪个不是你打算清楚的?三姐儿、四姐儿出嫁的时候你说了什么?” 一切都是为了陶家。 大太太张开嘴噎在那里。 陶正安在屋子里站了一会儿,甩甩袖子转身走了出去,到了门口清晰的吩咐婆子,“去将雅琴叫来伺候。” 大太太的手握住床沿不住地颤抖,眼睛中露出愤恨,坚持了好半天,这才像一片枯死的树叶飘飘然然地落下来,陈妈妈见了忙上前去劝慰。 都是前世的冤孽,要怨只能怨她命太薄,竟然嫁给这样一个薄情寡义的人。 容华在房里着王宝捎回来的书信,显然这封书信是王宝亲手写的,都是捡了容易的字来写,虽然字写的不好,意思倒也清楚。 王宝在浙东鄞县开了一块地,雇了当地人种了种子。 锦秀捧了冰好的梅子汤过来,好奇地问容华,“少夫人,这盐碱地真的能长出农物来吗?” “朝廷一直在想办法,很多地方要么就是十年九灾,要么就是土地不易长作物,所以年年都闹灾荒,朝廷的意思是要多种粮食,让百姓至少不会挨饿。” 锦秀笑道:“这可是天大的好事。” 事是好事,俗语说的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盐碱不毛之地想要种出东西实在不易。一旦种出什么来,就是大事。 锦秀想说什么还是压制住没说。 容华刚才休息的时候隐隐约约听到锦秀和木槿两个人说话,木槿愤愤不平,锦秀倒是说“让她们去说好了,我们又堵不上她们的嘴。” 容华喝了梅子汤,抬起头看锦秀,“外面人都怎么说?” 锦秀看着木槿,木槿吐吐舌头。 容华道:“说说听听,现在不说早晚也要传进我的耳朵。” 锦秀这才道:“府里有些婆子嚼舌头,说少夫人是个会算账的,让娘家庄子上的人出去转一圈就将朝廷御赐的种子打发了,庄子上的地也只不过留下一点种御赐的种子,却借着这个提拔了不少的人,这次府里选人很多丫头的父母都是在庄子上做事的。” 她从庄子里选上来两个丫头进府,一下子就变成了很多……容华微微一笑,也不说话。 锦秀和木槿面面相觑。 容华这才开口,“只要管着事自然就有议论,我听着也没有什么不好的,不过是说我太过精明,没有算出糊涂账就是了。以后遇见了也不必要和她们多说什么,不在你们眼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